一、师资力量
在安排的武术课教学中,共有3位教师参与武术教学。其中讲师2位,1位助教;3位教师中1位硕士研究生学历,2位本科学历;1位教师获得散打一级裁判员称号。在体育部的专项体育教学中教学、训练经验丰富,颇具特色的一个项目。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
在武术课的年度教学中,共分太极拳教学和套路教学两部分,分别安排在两个学期进行教授。
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套路教学):共27学时——专项理论3学时,体育实践课24学时;
一年级第二学期体育课(太极拳教学): 共36学时——专项理论4学时,体育实践课32学时。
三、课程定位:
按照“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 的思想要求,传授中华武术文化精髓,24式太极拳和36式太极拳等。旨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篮球教育过程。
四、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太极拳的技术和理论概念,提高学生对武术教学的兴趣。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动作的含义,做到动作清楚,思路清晰、全身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
3、素质目标:
发展学生的协调、力量等素质。
4、情感目标:
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套路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安排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2.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太极拳套路为主线,以套路分解练习、游戏练习为副线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开发创新思维。
六、.教学创新
1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武术教学模式,以体育改革为纽带,统整学校教育内容,以武术特色来达到“辅德、益智、健体、促劳、尚美”的目的。
2从武德教育入手,在坚持以文化为主课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与爱好,引导学生继承和发展我国武术文化,让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培养武术特色人才,实现五个目的:一是倡导对学生进行以自强不息、爱我中华为主要内容的理想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二是磨练学生意志,三是健全学生人格,四是增强学生体质,五是提高自卫能力。
3教育学生继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胸怀天地大气,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刻苦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4. 坚信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因此,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注重个性,因材施教。
七、武术教案(以一次技术课为例)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术教案
上课日期:
班级 |
09物流管理A |
第13周 |
场地 器材 与 媒体 |
场地:东区宿舍楼下 器材: 媒体: |
||||||||||
人 数 |
|
男: |
第10次课 |
|||||||||||
女: |
||||||||||||||
教材内容 |
1、 基本功、基本动作 2、 简化太极拳 3、 身体素质 |
教学任务或 教学目标 |
1、 加强基本功练习 2、 学习掌握简化太极拳 3、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4、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武德教育。 |
|||||||||||
重点难点 |
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和达成目标 |
教学组织与方法 |
练习 |
|||||||||||
次数 |
时间 |
|||||||||||||
教师教法 |
学生学法 |
|||||||||||||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检查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讲解本节课内容。 四、安排见习生。 五、准备活动: 1、游戏(学生自编) 2、各关节柔韧性练习。
一、基本功练习: 1、 步法 2、 手法 二、复习: 太极拳1-6组动作 |
要求:讲解要清楚,突出重点和关键内容。
教法: 1、 教师再次讲解示范 2、 口令提示练习 3、 观察纠正错误 4、 集体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重点:动作规格、熟练套路 |
队型: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要求:1、集合要快、静、齐 2、认真听讲
游戏要求:要有较强的娱乐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热身的作用。
基本功队型: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套路练习队型: X X X X X X→ ▲ 学法: 1、 认真听教师讲解 2、 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 按要求练习 4、 互相观察 5、 及时提问 |
|
15分钟
25分钟 |
|||||||||
结 束 部 分
|
三、学习简化太极拳第7组动作: 1、 左右穿梭 2、 海底针 3、 闪通臂
一.身体素质 俯卧撑:100个
二.放松练习
三.小结 四.宣布下次课内容 五.布置学生课后练习和训练。 六.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
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 2、 教师领做 3、 口令提示练习 4、 观察纠正错误
要求:身械协调。
方法:1、教师讲解 2、教师带练 要求:动作放松,呼吸自然。
方法:两列横队。总结本次课的优缺点。(以表扬为主) |
队型: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学法:同上 练习要求:先集体后分组再单练。
方法:集体练习。
要求:认真听讲 |
|
30分钟
10分钟
|
|||||||||
作业和 参考文 献推荐 |
1.复习所学动作及套路。 2.可参考体院普修通用教材《武术》。 |
|||||||||||||
病弱 处理 |
在一旁见习,做好笔记。 |
|||||||||||||
课后 小结 |
本次课节奏紧凑,队伍调动合理;学生练习积极性高;学生在本次课练习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能达到相应的程度;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本课内容。 由于个别学生基础太差,没有掌握本课内容,还需课外加强练习。
|
|||||||||||||
|
特色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正常发展,巩固体育课所学技术、技能,陶冶思想情操,丰富课余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根据本院场地设施、专业设置及学生兴趣爱好等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部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会精神,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统一行动,让亿万学生走向广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我院大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从“教学内容多样化;形式游戏化;方法竞赛化;管理制度化。”四个方面入手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我们在新课程体育学科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做了初步尝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活动内容多样化
1、与体育课教材相结合
任何一个教材的学习,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劣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产生着直接的至关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对象,教材、任务的不同,具体地选用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必然要有多样的组织形式。
例如,在活动方式上有多种选择。可以让学生以个人形式进行独立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同伴一起活动;有时教师可以组织大家集体练习,有时教师还可以让大学生开动脑筋,独立进行有创意的练习。
2、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
课外活动抓“达标”已是现在学校一贯坚持的体育制度。因此,“达标”项目也成为课外体育活动唱“主角”的内容,从而既保证了平时“达标”锻炼和测验的时间,也避免了每年由于“达标”测验工作的紧迫而把体育课上成“达标测验课“的弊病。
3、与群体竞赛相结合
学院除了按传统开展校内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外,还要结合省、市的比赛,进行选拔性的比赛活动。为避免偏重赛事的结果,学校统筹安排,使平时的活动有练有赛,既赛又选,形成多层次结构,使校内外的比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活动形式游戏化
我们选择学校里的一些非运动场地,如草坪、大楼前的开阔地、林荫大道等场所,也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山坡、胶林等,让学生在各种自然环境下兴高采烈、兴趣怡然地进行体育游戏活动。
游戏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为此,活动中借助游戏的形式,把一些本来较枯燥的锻炼内容“寓练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这样,用游戏形式把枯燥的练习贯穿起来,有如把苦口的良药裹上一层糖衣,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锻炼身体的实效。
三、活动方法竞赛化
由于大学生都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一听说进行比赛就跃跃欲试。体育部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运用竞争机制,开展系与系之间、同年级班与班之间的比赛活动。形式项目对抗,体能对抗,项目混合(男女)对抗等,比赛对手势均力敌,参赛积极性非常高。
四、管理制度化
体育部在管理上坚持制度化,关键是做到“四落实”。即:时间落实,由体育部统一安排活动,按时开展,不得“借用”;内容落实,由体育教师统一排定活动内容表;场地器材落实,在活动内容表内明确规定场地范围和器材数量;活动前各班体育委员领取器材布置场地;组织落实,由班干部组织学生练习,体育教师负责整体指挥,进行练习指导或组织竞赛活动,系部领导和任课教师分别参加活动。
体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学习各项有关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例,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有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