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赛课证融合下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
您当前位置: 实施方案> 改革实践目标

改革实践目标

发布时间:2022-07-04 20:03 浏览次数:168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1)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开发课程体系。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通过岗位调研,确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具体岗位职责与专业要求。通过岗位能力分析,确立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检验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食品质量检测、生产安全控制、营养配餐、营养指导、功能食品营销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岗位能力的培养包括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由此构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体系。

2)以职业标准和技能大赛为引导,积极优化课程内容。以物联网专业职业标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引导,优化与之相关的《传感器应用开发》、《无线组网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等课程内容。与此同时,构建双创课程体系,立足于“帮助学生能够在毕业三五年甚至更多年后,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不是只讲怎么找工作、怎么办营业执照,而是从思想观念上打破应试教育在学生脑子里遗留下来的条条框框,让他们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有独立思考、创新创业、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的能力。

3)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和校社合作平台,通过学校、企业、社区三种途径实施“双平台三途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课程建设委员会,对专业定位、专业岗位群进行论证分析,分解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双平台三途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改造和编制专业课程,实现“技术类课程练技术,服务类课程长素质”的双线培养,培养具备熟练物联网技术水平和较高服务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双平台三途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结构由技术类课程和服务类课程构成。课程体系中岗位技能课程模块包括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和服务平台课程模块,企业拓展课程模块包括校内拓展实战课程模块和校外顶岗实习课程模块。基于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结合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方式以及知识、技能的先后次序,引入物联网应用技术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确定学习领域对应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通过三种途径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和服务素质。校内途径: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岗位基础实践、岗位专业实践和校内综合生产实践逐步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企业途径:在合作企业生产岗位上,循序渐进地开展生产性实训、订单拓展、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水平。社区途径:利用校社合作平台,通过社区学习、社区服务、社区创新等手段来提升学生服务素养,培养“诚信有德、超值服务”的职业素养。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