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2-05-12 10:02 浏览次数:698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二)专业建设规划

1. 专业建设规划思路

 1)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突出地方特色

根据广东省物流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定期审核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积极拓展新的专业方向,2008年适时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国际物流与报关、物流信息技术,以适应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

  (2)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职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加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行业调查和教研活动,对每个就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进行充分论证,并围绕核心能力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内容。专业建设7年来,有针对性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定期修改课程教学大纲,使之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3)办学模式以校企合作为抓手,突出开放特色

本专业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以物流企业专家为主的物流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各位专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物流行业的要求,在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知识技能、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各门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并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场所,指导实习、推荐学生就业。

 4师资队伍建设以一专多能为目标,突出“双师素质”特色

为了强化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学校建立了重在职业教育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培训系统,通过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培训、下企业学习等制度,本专业具备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企业实践经验两方面素质的师资数超过80%

2.专业建设规划内容

课程建设:本专业坚持融专业素质教育与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思想,建立了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力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教学改革:加大力度改革教学内容。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本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适用、够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专业修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平台。

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形成“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核心;以双师资格为目标取向;以实践性知识建构为基础;以职校、大学、企业三元合作为培养模式;以多样发展为途径和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观。要通过积极引进、在职培养、校企交流及自学提高等方式,改善本专业师资结构。

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在原有校企合作伙伴的基础上新增2-3个,重点加强原有的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充实实践实训内容,盘活存量,提升档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同时开发独具特色的实习实训主题、树立课程资源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资源配置。

教材建设: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地逐步编写出版一批具有特色的、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反映现代物流职业技能岗位和结合我院实际的质量较高的教材。

 3. 专业建设规划实施

1.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现有课程建设基础上,将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训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为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师资水平较高、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先进、教学效果优秀的示范性课程,保持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为该课程教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巩固现有教学改革成果。对已经形成的教改方案,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改革加以总结、完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根据新课程和网络教学需要改革教学管理。加强教师能力培养。轮训在岗教师,不断提高适应课程和教学需要的各种现代教育技能。

3. 进一步革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路子;紧跟学术的发展方向、社会经济的时代需要,强调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现代化。
4.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