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课程设置>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来源:方永文     发布时间:2010-07-07 16:11 浏览次数:722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项体育教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体育课程

【适用专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一年级学生使用

1、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依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总结我院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及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对我院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其更加规范、统一。

 1.1、课程性质: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必修课程。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和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1.2、设计思路

 1.2.1 、基础课 

 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教育,加强身体的全面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础。
     1.2.2
、选修课 

 根据学校的条件,不断挖掘潜力扩大供选项目,组织具有专长的学生进行专项学习,教学与训练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专项技战术水平,培养体育运动队和体育骨干,开课面向各年级学生,满足学生健身、休闲、娱乐,提高需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1.2.3
、理论课

 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正确认识体育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掌握科学锻炼的手段、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自我评价和监督,以及运动创伤的救治和处理,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1.2.4
、训练课

 纳入到体育教学课内,对院代表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训练,使其更好的完成各项比赛任务。

2、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2.1、爱好运动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2、掌握技能 

 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2.3、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能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2.4、设置目标   

 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3、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3.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其中实践课为武术、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田径等项目。(各位专业教师填充具体教学内容。理论课为统一教学内容,技术课各项目教学内容,必须写作为主、副项的教学内容,以备选择。)授课教师在实践课中选取一个项目作为主项,选取一个项目作为副项(每学期可以调换)为教学内容。

   3.2、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形式与时数

机动与考试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1

理论课时

7

7

 

 

2

主项

44

 

44

 

3

副项

10

 

10

4

         

63

7

52

4

按照主项1+副项1+理论课的形式进行学时分配,总课时为63课时。学时分配为第一学期主项为18课时、副项为4课时、理论课为3课时、考试2课时,总计为27课时;第二学期主项为24课时、副项为6课时、理论课为4课时、考试2课时,总计为36课时。

4、实施要求

 体育课程是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必修课。对未完成课程及未修满学分的学生不能获得毕业。

 4.1、教案编写

 按教学大纲的的计划编写每节课的教案

 4.2、教学要求

为保证《纲要》和《教学大纲》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4.2.1
、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以学生的需求、地域的特点、气候的情况、场地器材及师资队伍的状况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4.2.2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连贯性原则。本大纲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项目内容的新发展,新趋势,并且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原则。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所学、所用、所练。

  4.2.3 、教学内容与选修课力求根据学生需求做出调整,增设热门课,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空间。
      4.2.4
、优先开课程原则。因场地,器材和师资条件的各种限制,个别项目在有条件或条件成熟下优先开课,有些项目在基础条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逐步开课。
      4.2.5
、新大纲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对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1)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逐步制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建立和完善教学监督保障体系:
     
①《体育部教职工岗位考核办法》

 ②《体育部教师业务培训、进修、培养实施办法》
     
③《体育部优秀教学教师、优秀教案评选办法》
     
④《体育课观摩听课制度》
     
⑤《体育课教学规范》
     
⑥《体育部教学常规》
     
⑦《体育部行政规范》

 ⑧ 建立教学反馈信息如评估问卷等,纳入体育教学部评估管理体系。
 ⑨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
 ⑩ 根据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场地设施及器材建设。

 

 (2)加强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①针对新课程增设,专业师资的紧缺情况,将对综合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师进行进修培训和培养。
  
②加强专业人才和优秀专业教师的引进。
  
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及学术活动,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利用教法研究广泛交流经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
  
④要求有条件的中青年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建立个人教学档案,书写教案,评选优秀教案择优上网。
  
⑤鼓励有外语能力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
  
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意识,边建设边实施,在探索中建立一个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和课题。

  4.3、考核方式与标准

  5、采用主项实践部分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进行(副项不做考试内容)。

  4.3.1 、理论知识考试主要采用课程作业、提问、口试、笔试等形式,每学年末进行一次。
      4.3.2
、技、战术及专项素质考试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适当时机可采用教考分离,由同项目教师交换考核。
       4.3.3
、每项内容考试一次,学生可补考一次。病假按规定办理手续可缓考,缓考时间在下一学期的第三周,当学期不及格需在下学期重修。
       4.3.4
、学生成绩累计60分或合格便为及格,但必须参加所有学习内容的考核。
       4.3.5
、按照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体育课教学环节不得申请免修”,否则应重修。未办理重修课手续,擅自上课者不准参加该课程考核。
       4.3.6
、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课考核。若未经请假,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该课学时数三分之一的,则取消参加该课期末考试的资格。
       4.3.7
、重修课取得的学分,可替换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
       4.3.8
、考试的组织与管理由体育部负责实施。

    4.3.9 、上课迟到、早退1次扣总成绩1分、旷课1次扣总成绩4分。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教研室的师资专业结构情况,鼓励专业教师开办专业公选课新课。4.5教材编写与选用

  1、《新世纪体育与健康教程》,林志超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体育理论教程》, 广东普通高等学校编写组,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5.教师要求

  体育部明确提出教师的“三个转变、六种意识”。

  5.1、教师的三个转变为:

  5.1.1 、转变以单纯传授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5.1.2 、 改革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1.3 、教师要由技术型转变成学者型,加强理论教学、加大科研的力度。

  5.2、教师的六种意识:

  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强调教师必须加强六种意识。即:团结协作意识;教书育人意识;身体素质意识;社会人文意识;人际交往意识;文化修养意识;力创教学内容明确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层次化。                                                                                                                                                                                                                                                  6.其他说明

    6.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编写而成。

    6.2、本大纲在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健康水平。

    6.3、通过深化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6.4本大纲的编写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能力、掌握23项能终身从事身体锻炼的本领。

    6.5本大纲为我院普修公体课教学大纲,对象是全日制一年级在校学生。

    6.6未尽事宜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编写

签名

年月日

审批

 

 

审批

 

 

 

 

 

 

上一篇: 课程描述 下一篇: 课程规划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