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空间
您当前位置: 互动空间>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0-03-08 16:32 浏览次数:707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的教学,均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教育技术,通过教学改革获得了管理会计教学的良好效果。具体归纳如下:

1、进行了“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实践研究”教学研究与改革,实施了研究性管理会计教学外部化、参与式和模拟式的教学方案。

    2、构建了具有 “理论、实践、应用”层级结构的“弹性教材体系”,解决了教学中的课程内容更新问题。

3、设计了课堂互动、模拟企业运作的教学实践方案和实施流程。①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老师先与学生分析不同章节如何运用不同方法学习的技巧,把重点、难点讲透。②介绍管理会计的最新研究动态、企业实践中的问题以及老师主持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等。③提出问题或布置相关案例、习题,要求每人都准备的前提下,每班推选23人作主题发言,老师和其他同学共同点评、讨论、打分。

4、运用管理会计教学与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导师制平台、参与项目组教师的相关课题等手段,实现了管理会计教学外部化、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创新。

5、采用管理会计教学与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全程指导及跟踪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把做人与学本事融入所讲授课程和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潜能的激活、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6、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具有实施规划和组织保障。

1)社会调查、生产与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中《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实施,由本课程团队的教师共同承担。深入现场指导前,先进行动员,对每生一册的“实践指导书”进行讲解,分若干实习小组,每组分配12个会计管理方面的专题,学生可围绕感兴趣的内容再细化成相应的论题。实习结束后,指导老师要对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或研究论文)进行评阅。

   2)理论教学中《管理会计》课程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实施,由主讲教师负责,除结合课程团队的科研项目进行相关讨论外,我们还编写了10个案例和相应的学习技能训练。具体操作的思路是,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共同点评、讨论、分析。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