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来源:崔淑琴     发布时间:2015-03-19 22:31 浏览次数:382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一、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秘书理论与实务》是文秘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秘书基本知识、秘书职业素质和较强的秘书实践能力。课程的内容也是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核心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文书与档案管理》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定位上

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情况和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围绕“办会、办文、办事”,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围绕“会服务、懂管理”培养服务意识、有效沟通、团队协作、继续学习及创新应变等关键能力。

具体来说,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有以下:

ü 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秘书工作的特点、基本要求

ü 掌握文书工作,会务工作及事务工作的方法

ü 培养从事秘书工作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

具体工作中,如:

ü 学生全面学习了秘书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并加以实践;

ü 培养健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心态;

ü 提高社交与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公文写作能力;

ü 强化秘书事务工作综合处理能力(办事、办公、活动策划等);

ü 掌握先进的秘书办公设备基本操作技能等

课程教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特点的要求,以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主线,以理论服务于实践为出发点,以必须、实用为原则进行。

2、本课程内容体系

本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秘书理论和秘书实践两个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其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均应围绕秘书工作实务的基本要求来实施。该课程教学,应以学生能提高秘书职业能力为主线,强化技能训练为教学基本特色。

v 理论教学:

主要围绕秘书工作基本原理、秘书工作的原则与要求、秘书的办文、办会、办事工作、沟通协调工作、秘书职业自我设计与发展等几大块展开,其中重点讲授秘书办文办会办事的原则和技巧。

v 实践教学:

着眼于学生秘书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围绕收发文处理工作、会议组织策划、时间管理、商务活动安排、人际沟通、办公室事务管理、信息采集分析、办公自动化等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分组讨论等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通过理论教学与专业实际技能的操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秘书办文、办会、办事工作的综合处理能力;提高人际社交与沟通协调能力;掌握先进的秘书办公设备基本操作技能。树立诚实、守信、细致、合作的秘书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心态,为将来步入职业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主要有6大教学模块:(计72学时)

 

模块

课程名称

学时

课程内容

模块一

秘书职场认识与基本素养

8学时

秘书职场的基本认识;秘书工作的特点要求;秘书工作的职业素养。

模块二

办公室事务管理

18学时

办公环境管理,办公资源管理;办公室电话事务;印信和邮件函管理;接待工作;办公程序管理与时间管理;值班事务管理;差旅安排等。

模块三

秘书办文工作

12学时

文书处理;文档与信息管理等。

模块四

会议管理

18学时

会议筹备;会中服务;会后整理总结;约会等。

模块五

商务活动

8学时

开放参观活动;信息发布活动;典礼活动;签字活动;商务展览活动;商务谈判活动。

模块六

秘书工作中的沟通与协调

8学时

协调的原则与要求;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冲突与有效沟通等。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难点

(1)《秘书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综合、交叉的课程,涉及写作、公关、档案、礼仪、时间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多个课程内容,对教师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 

(2)本课程实训的重点在于针对秘书办文、办会、办事三大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和进行分模块分阶段的讲解和操练,从而使学生理解掌握各项工作的流程,掌握相关方法和技巧,模块式实训结构体系才初步形成,还需进一步充实完整;

(3)落实好工学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就是今后企业需要的,不断加强和企业的合作,这是该课程实践部分的重点。

2、解决办法

(1)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建设,提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将企业的真实需要引入课堂教学;

(2)加强教材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

(3)加强课程实践性内容,包括实践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完善实训体系、改进实训环境条件;

(4)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引进企业导师,以此提高学生的顶岗实训环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

(1)课内实训

本课程按秘书办文办会办事工作流程,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分为办公室事务管理、文书处理、会议管理、商务活动工作安排、沟通与协调工作、办公设备操作6大模块,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子项目,例如办公室事务管理,就可分解为办公环境管理,办公资源管理;办公室电话事务;印信和邮件函管理;接待工作;办公程序管理与时间管理;值班事务管理;差旅安排等若干子项目。每一个项目为一个实践单元,目的让学生通过实训来掌握该模块的学习内容。每个项目包括实训任务描述、实训目的、实训目标与要求、实训步骤、讨论与思考、总结等内容。

(2)课外实训

结合本校实际,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v 我校各院部均设有秘书岗位,配备有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瞄仪、文件资料柜、电话等办公设备,为秘书岗位校内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v 我校图书馆有参考资料和网络可供学生查询相关信息.对于文书档案与信息管理工作可以进行有效学习。

v 学校档案室属省级特级档案室,供学生文书档案与信息管理工作实训。

v 学校的各种活动,如会务组织、活动策划、文员,前台引领工作等,使学生融会贯通,三办能力得到提升,其表现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与表扬。

2、实践教学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训练,形成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多层面实践教学格局。其结果,不仅使学生熟悉和了解秘书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处理问题的灵活、应变性上以及培养服务意识、角色意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地提高。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