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专业特色与创新> 专业特色与创新

专业特色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6-06-12 18:34 浏览次数:635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人才培养模式——“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本专业始建于2011,根据高质高校的教学模式要求,结合我院的教学模式,及市场调研,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继承了传统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培养从事产品设计创意、产品设计表现和产品结构设计与生产等,主要面向广东省内的轻工、家电、电子、通讯、家具、汽车、五金等行业各种制造业企事业单位,培养在设计、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产品造型创意设计、开发与生产制造的工作者;另一方面是根据时代需求进行UI设计教学的新兴软产品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主要有以下工作:

①产品设计创意:掌握产品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技能,能根据市场调研确定产品设计定位,具备方案构思、草图和计算机辅助二维设计表现能力;

②产品设计表现:掌握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建模与渲染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表现能力和产品模型制作能力;

③产品设计实现:掌握产品结构、材料与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具备产品结构设计和应用工程软件的能力。

UI产品设计:根据时代和市场需求,一方面能熟练的进行产品造型设计的手绘,符合时代和客户群体的设计理念,熟练掌握平面软件、三维软件,UI设计知识等能力。

⑤产品推广设计:主要包含产品的包装和印刷,网页设计,产品摄影摄像等,做产品的后期推广工作能力。

 

本专业主要面向广东地区的轻工、家电、电子、通讯、家具、汽车、五金等行业各种制造业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与开发工作,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基本理论、现代制造技术工程方面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以助理设计师为主,以培养主任设计师为辅应用型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知识,本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产品开发设计的基本方法,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表达(包括绘画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课程体系---“三平台”,满足中高职教育衔接要求

    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兼顾基础性课程的设置。按照“专业知识基础”+ “专业核心课”+ “专业拓展课”三平台来设置,充分考虑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要求,使来自中职的毕业生可顺利完成学业进入职业岗位。首先是素描、色彩、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设计、CAD、机械与结构设计、产品摄影、创意思维与训练、产品设计方法与程序、CORLDAWPS等课程作为“专业知识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热情;第二,产品造型、三维软件等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三,家具设计、UI设计、包装设计、陈设设计等课程结合时代需求,完成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实践教学——“基础教学”→“项目实训”→“顶岗实战”三递进

   画室进行绘画基础训练,多媒体基础教学、实训室进行项目实训,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实践,延伸与企业的合作,使专业课教学与企业实战项目对接。有专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组负责学生顶岗实习落实与检查、就业推荐等工作,“质量保障监控组”负责毕业生跟踪调研、企业回访、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工作。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校企互动、双向传送”的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将企业真实的生产场景和工艺直接融入教学过程,将企业兼职教师、学校专业教师、学生及培训人员组成网络教学团队,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

 

 

师资队伍——实施的“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

    根据“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艺融合、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打造“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培养具备核心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本专业教师队伍中有部分一线教师拥有“教师+设计师+企业家”身份,为提升本专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也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确保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与行业发展密切同步。

 

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产品造型设计实训工作室+建立专家委员会,扩大、优化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库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

    ①校内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积极性,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中心”,校企共建校企合作基地,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条件。“实训条件建设组”主要负责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运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与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探索人才共育运行机制,开展订单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建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3个,占地约240平方米,仪器设备值170万元。多媒体教室3个占地约240平方米,仪器设备值70万元。绘图室3个占地约240平方米,仪器设备值20万元。美术室3个占地约240平方米,仪器设备值20万元。摄影室一间,占地约80平方米,仪器设备值20万元。已经立项待建的:在建艺术设计工作室占地约240平方米,仪器设备值65万元。

    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佛山市家家乐电脑印务中心、佛山市有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佛山振庆广告公司、佛山正扬家具厂、广州泓烨广告有限公司、广州泓烨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市点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泓烨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市点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红枫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市家庭之星装饰有限公司、广州市君良企业形象有限公司、广州市俊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乐视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市龙泰广告有限公司东莞精雕公司、广州市南方新景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孺子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提供教师到企业培训锻炼的基地,也是学生实践学习和顶岗实习的基地。

 

专家委员会建设:

    成立由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其他院校本专业专家组成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会议,分析产品造型产业发展与高职产品造型设计应用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进行论证,分析讨论课程标准及教学组织形式,并评估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岗位安排等环节,通过毕业生调查、教学质量监控等方式,综合评价专业办学水平。

 

教学资源库建设

   依托学院面向装备制造业的专业集群优势,结合产品造型设计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校企合作,探索“产教结合、项目驱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工业设计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开发基于完整企业产品设计流程的“技艺融合、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建成专业核心课程3门,建设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建设期内,完成专业信息资源库和3门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