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学改革与管理>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

发布时间:2016-06-07 11:13 浏览次数:403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实践教学体系  

 

    产品设计造型专业依据工业设计专业岗位工作要求,对应于“认知能力---基本能力----核心能力 ---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从“专业认知层、课内实践层、课程训练层、综合提高层”四个培养内容层面,不同的阶段采用“认岗、习岗、贴岗、顶岗”不同的教学模式,按照以上学生职业技能形成路线,细化实验、实训、实习的项目、时间、课时、教学场所等,使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实习有机衔接,重构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成化,使课堂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把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置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的环境中,使技能实训在模拟仿真、实践操作训练、校内生产性实习.

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首先必须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然后构建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建立生产性实训运行管理机制,当然,所有这一切,必须的前提是和企业的深度融合。  实施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必须在实训设备、课程改革、师资配备等方面,创造相应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在校内顺利实施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工业设计专业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它包含产品外部和内部设计的整个过程,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材料、制造技术的发挥,以及品牌建设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发达国家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之一。

     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 

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首先必须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然后构建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建立生产性实训运行管理机制,当然,所有这一切,必须的前提是和企业的深度融合。 

实施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必须在实训设备、课程改革、师资配备等方面,创造相应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在校内顺利实施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工业设计专业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它包含产品外部和内部设计的整个过程,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材料、制造技术的发挥,以及品牌建设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发达国家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之一。 

设备的配置应体现生产性实训 产品设计实训体现如下三个阶段: 

认识性实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实训可以了解工业产品设计、生产流程。 

教学性实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对工业设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不仅能进行工业产品造型,同时能进行简单的模型设计。 

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不仅能熟练地进行设计创作、模型设计,进行产品调研、产品设计、生产、批量,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产品创新能力。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