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学改革与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6-06-20 23:06 浏览次数:573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升级需要,坚持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开展职业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特征。根据调研结果,学院确定了对人才“五个对接”的能力要求,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并据此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群建设目标。

 

    学院与广州形而上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君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市数据酷纺织品有限公司、广州齐隍珠宝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聘请张军等4名企业老总及设计总监加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2014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中,学院依托“双证书”制度,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明确视觉传播艺术专业学生应该考取AI软件、PS软件、色彩搭配等证书之一才能毕业,并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 

 

    为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学院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中高职衔接教育、自主招生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12-至今,学院与校企合作成果喜人,孵化了十余项设计项目,比如 “快递易标识设计方案、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宣传品设计、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标识设计、2015天宫杯围棋赛系列设计、宝鼎包装标识设计、心灵的遨游画册整体设计、东鹏陶瓷系列广告设计/东鹏画册西蒙百货VI系统等。让学生与企业亲密接触,直接感受和体验企业文化,不仅促进了同学们对视觉传播学科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企业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缩短学生身份转变成员工的时间,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