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发布时间:2016-06-21 09:47 浏览次数:331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为适应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推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有机整合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顺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

    学院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中,按照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纬度一致性原则,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为一个行动领域,即明确“在工作时需要做什么”。由行动领域(在工作时需要做什么)来确定岗位能力,再按照教学论、方法论要求,根据能力复杂程度,结合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并兼顾考虑人员岗位可持续迁移和提升的能力,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专业课程),构建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通、学历教育(毕业证)与岗位关键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证)想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具体见表:

 

2  视觉传播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三)学习情境总体设计框架 

    在教学实践中,学院将岗位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技术标准有机结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建成5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

    如表3,校企合作编写整体内容分模块、模块内部设项目的“ 多项目活模块 ”工学结合教材及课件、实训指导书。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编写教材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明确知识技能的切入点、任务和任务引导、支撑任务与拓展的相关知识等。

 

3: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职业岗位与学习领域课程构建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